内存小知识#
什么是内存频率?#
其实和 CPU 频率概念差不多,都是用来表示其工作性能,也就是处理速度的这么一项参数。计算机系统的时钟速度是以频率来衡量的,至于时钟信号是怎么产生的,就不做多述。这里主要讲处理速度,举个例子说明,DDR 内存是现在市场主流内存,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改进了 SDRAM 的传输速率,从一个周期内一次改为两次,也就是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进行数据的读写或传输,这样就提升了数据传输量,相当于提高了频率。
而 DDR 内存中,随着产品更新换代,预读能力也有着显著提升,DDR 预读取 2bit,DDR2 预读取 4bit,DDR3预读取 8bit,而DDR4因为加入了新技术 Bank Group 数据组的设计,所以不能单纯的按照倍数计算成预读 16bit,而是要看内存内部设计的 Bank Group 的数量而定,如果是两个就是 16bit,如果是 4 个就是 32bit,另外 DDR4 还引入了其他新技术,所以在这里就不做重点讨论。预读性能的成倍提升也相当于提升了处理速度,也就是内存频率。
再来说下内存频率的几个定义,等效频率、工作频率、核心频率。
核心频率:一般有 133MHz、166MHz、200MHz 三种
工作频率:DDR 内存的工作频率是核心频率的 2 倍,对应着 266、333、400
等效频率:等效频率其实就是内存标签上标注的数值,DDR 内存的等效频率是核心频率的 2 倍,DDR2 是 4 倍,DDR3 是 8 倍,看到这里您会发现这和预读字节的数字是一样的。
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内存条标签上的数值比如 1333、1600、2133、2400、2666、3000 这些都是等效频率,是通过技术提升后,实际传输速率,cpu 处理数据时,需要的内存性能也是看这个等效频率。通常情况下,等效频率 = 实际工作频率 * 2,所以才会出现像 CPU-Z 这样的工具中,显示内存频率只有标签值的一半的情况。
如下图是我的笔记本电脑用 CPU-Z 软件检测的截图
此处内存频率为 1330.1Mhz,与之接近的频率为 1400MHz,2 倍后就是 2800MHz。
对应下图可知
我的内存条为 DDR4 (DDRⅣ 2800),与实际对应。